《家电维修》杂志在2010年第12期刊登了一篇《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文章,原文作者对逻辑板主要产生的4个工作电压(VDD、VDA、VGH、VGL)进行了分析。笔者阅读后,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现行的电视信号格式(包括各种视频信号),都是为显像管显示方式而设计的,要想把显像管显示方式的格式信号,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必须经过转换,完成这一转换任务的电路,称之逻辑板电路。

         要使逻辑板电路正常工作需要各种电压,有所谓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也就是上述的4个工作电压,即:(1)VDD,逻辑板及驱动电路工作电压,一般为2.5V~3.3V;(2)VDA,屏数据驱动电压,经处理后产生灰阶电压,一般为14V~20V;(3)VGH,屏TFT薄膜开关管MOS的开通电压,一般为20V~30V;(4)VGL,屏TFT薄膜开关管MOS的关断电压,一般为-5V。下面分别阐述其产生过程。

1.VDD电压产生电路

       VDD电压产生电路是由UP1的( TPS65161 )的15、17、18、20、21脚内部电路及外部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为便于分析,对图1进行简化,Q3用开关K1代替,于是得简图2、3,结合图1、2、3进行分析。

       上电后,UP1的16(图中未标出)脚(EN1)接输入12V电压(高电平),20、21(图中未标出)脚的输入电压分两路,一路送到基准电压发生器,产生稳定的8V电压,给驱动运放提供工作电压;-路供电内部MOS开关管漏极。时钟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送到锯齿波发生器中,经调制处理后输出调制脉冲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误差放大器输出的控制电压送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经运放比较放大,输出电压到驱动控制器中,产生的驱动脉冲经驱动运放放大后,驱动MOS开关管Q3,见图1。下面分两个时段进行讨论。

(1)t0~t1时段

       在t0时刻,Q3的控制极输入正极性的跳变脉冲,如图4所示,Q3导通。相当于开关K1闭合,见图2,此时,V12电压通过导通的Q3,即开关K1,从UP1的18脚输出,向L24充电,见图2中的L1,同时向负载供电,由于电感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因而电流是线性逐渐增大的,于是在L24两端产生左正右负的感应电势e1,此时DP9处于反偏状态而截止,感应电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合成电压为零,到t1时刻,充电结束,此时L24两端感应电势达到最大值。

(2)t1~t2时段
        在t1时刻,输入到Q3控制极脉冲迅速转变为负脉冲,见图4所示,导致Q3截止,相当于开关K1断开,见图3所示,根据楞次定律,开关K1突然断开的瞬间,电感线圈L24两端要产生一个反电动势e2,以维持原来方向的电流,使之沿原方向继续流动。开关K1断开后,I24中的电流向负载供电,并与DP9构成回路,见图3中的e2,因为此时L24两段左负右正的感应电势使DP9正偏而导通,所以DP9又称之为续流二极管。
       重复以上周期,可得到持续的VDD25电压,为了稳定输出电压,通过RP11、RP12、RP15、RP14,对VDD25取样分压,并反馈到UP1的写脚,经内部电路处理后,控制驱动脉冲的占空比,从而实现稳压控制。
        VDD25电压分两路,一路经L1、CP56滤波后得到VDD电压,为逻辑板上时序控制器和扫描驱动器以及数据驱动器提供电压;另一路经CP39、CP40滤波后,送到UP5的①脚,经内部稳压处理后得到VDD18电压,供逻辑板上的时序控制芯片使用。

2. VAA-FB电压产生电路

       VAA-FB电压产生电路由UP1的①、②、③、④、⑤、28脚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构成,如图5所示。为便于分析,用开关K2代替Q2,于是得简图6、7,结合图5、⑥、⑦进行分析。上电后,UP1内部的750kHz的振荡器开始振荡,产生的振荡脉冲送逻辑控制电路,经逻辑控制电路处理后经运放驱动放大,去驱动MOS开关管Q1,如图5所示,下面分两个时段进行讨论。
(1)t0~t1时段

         在t0时刻,Q1的控制极输入正极性的跳变脉冲(可参考图4,只是脉冲幅度及占空比不同),Q1导通,相当于开关K2闭合,V12电压经电感线圈LP7、开关2(导通的Q1),经IP7充电,电流方向如图6中的L1所示,于是LP7两端产生左正右负的感应电动势e1(此时DP6反偏截止),如图6所示,由于电感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所以LP7电路电感线圈中的电流是线性逐渐增大的,并以磁能形式储存能量,到t1 时刻,充电结束,LP7两端感应电势达到最大值。

(2)在t1~t2时段

        在t1时刻,输入到Q1控制极的脉冲迅速转变为负脉冲(参考图4,只是脉冲幅度及占空比不同),导致Q1截止,相当于开关K2断开,根据楞次定律,开关K2突然断开的瞬间,电感线圈LP7两端要产生一个左负右正的反电动势e2(如图7所示),以维持原来方向的电流,使之沿原方向继续流动,于是LP7电流通过二极管DP6(此时DP6二极管正偏导通,称之续流二极管)与负载构成回路,并向负载供电,如图7中的I3所示,同时电源V12通过LP7与DP6也给负载供电,如图7中的I2,这样回路中的总电流I总=I2+I3,也就是说LP7两端的感应电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一起向负载供电.由于电源电压为12V,那么设计电路参数及Q导通与截止控制脉冲的占空比时,使IP7两端产生8V左右的感应电势,这样VAA-FB=12+8=20V左右电压。

        产生VAA-FB电压后,一路经RP2、RP4、RP6、RP9取样分压,取样分压后的电压反馈到UP1的①脚,控制驱动脉冲的占空比,从而实现稳压控制,另一路电压经CP16滤波后加到UP1的③脚,内接一个过 压保护开关Q2和过压保护比较器,过压保护比较器将③脚的电压与内部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③脚电压上升到23V时,UP1内部驱动控制器关掉N沟道的MOS管,输出电压低于过压阈值时,内部驱动控制器再开始工作。重复以上周期,即可得到稳定持续的VAA-FB电压。
3.VDA电压产生电路

        VDA电压产生电路由UP1的27脚及外围电路构成,如图8所示。逻辑板上的主芯片输出PWR-ON信号(高电平)到UP1⑨脚(EN2),在26脚内外电路延时作用后,UP1 27脚内部MOS管Q1截止,27脚输出电压(20.2V)到QP1的栅极,QP1将输入电压VAA-FB进行串联稳压,从源极输出VAA电压,经CP12、CP13等滤波后产生VDA电压。

4.VGH、VGL电压产生电路

       VGH、VGL电压产生电路由UP1的8、10、14、11、13、24脚内部电路与外围电路构成,如图9所示。

       逻辑板上的主芯片输出PWR-ON信号到UP1的⑨脚( EN2),在26脚内外电路延时作用下,⑧脚输入电UP1的11脚输出的正极性脉冲经CP22、DP7(3)~(2)=极管构成回路,并对CP22充电,电流方向如图10中L1所示。

       2)t1~t2时段,在这个时段内,UP1的11脚输出负极性的脉冲(可参考图4,只是脉冲幅度及占空比不同),DP7(3)~(2)处的二极管反偏而截止,而DP7(3)~{1)处的二极管正偏导通,负极性的脉冲经DP7(3)~(1)处的二极管整流,CP24滤波而得到VGL负电压,如图11中的12所示。

       为了稳定输出电压,UP1 24脚输出基准电压经RP23送至UP 13脚,输出电压经RP22取样也送UP1 13脚,经内部电路处理后,控制输出脉冲的占空比,实现稳压(如图9所示),重复以上周期可得到稳定持续的vGL电压。
(2)VGH电压产生电路(分两个时段讨论)

       1)t0-t1时段,在这个时段内,UP1 10脚输出正极性的脉冲(可参考图4,只是脉冲幅度及占空比不同),经CP18耦合,DP5(3)~(2)二极管整流,CP43\CP19滤波,可得到5V左右的电压,如图12所示。

      2)t1 -t2时段,在这个时段内,UP1的 10脚输出负极性的脉冲,经CP18耦合到DP5(3)处,DP(3)~(2)处二极管反偏截止,DP5(3)-{1 )处二极管正偏导通,VAA-FB电压经DP(3)~{1)处二极管,CP18与UP1的⑧脚构成回路,并对CP18充电,如图13所示。

       重复以上周期,可得到持续稳定的vGH电压。
       由于VGH电压较高,达到25~30V,用VAA-FB(20V )左右的电压经DP5(1)~(3)处二极管后,与DP5(3)~(2 )处二极管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电压叠加,即可得VGHP电压,如图12所示。
       为了稳定输出电压,VGHP电压经RP19、RP29分压后,反馈至UP1的14脚内部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的正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送电流控制电路处理控制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从而实现稳压。

       VGHP电压在主芯片输出的GVON和GVOFF信号作用下,控制QP7的导通与截止,经QP8稳压产生vGH电压,如图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