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修一台现代(HYUNDAI )E286液晶显示器,开机后屏上为纯净的白光栅(简称“白屏”)。分析检修:通电试机,开/关机正常,并且在不连接电脑的情况下,十多分钟后背光自动熄灭,待机指示灯亮。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主板电源及背光驱动电路基本正常,问题出在逻辑板或屏电路上。拆机检查,该机液晶屏型号为IVOM260TWR1,如图1所示。

      这是一款 26英寸的龙腾(IVO)液晶屏,其上屏电压为12V,分辨率为1366x768 (这与机器后壳上标注的28英寸高清屏并不相符)。该屏无单独的逻辑板,其逻辑电路安装在边板上,通过cOF排线与液晶面板相连,如图2所示。

      上电,测得逻辑板的12V供电(vcC )及保险电阻均正常,但VGH、VGL、DVDD电压均为0V,判断逻辑板上的DC-DC电路有问题。由于没有该屏电路的图纸资料,所以只能从线路走向来寻找检测点。从实物上看,12V电压经保险电阻加到一只6脚芯片U3(丝印号为“C5=317”)的⑤脚,并且U3的外围有电感L200、二极管D200等元件,如图3所示,由此判断U3是一块DC-DC变换芯片。

      通电测量U3各脚电压,发现⑤脚电压为12.1V,④脚电压为2.44V,其他脚电压均为0V。为了准确地判断U3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实绘出相关电路,如图4所示。U3⑥脚与D200、L200相连,此脚应为变换输出端;③脚外接分压电阻R200、R201 ,此脚应为反馈电压输入端;①脚通过一只贴片电容 C200与⑥脚相连,此脚应为自举升压端;④脚铜箔通往电路板的较远处,结合实测电压,判断该脚为使能(EN)输入端。

       断电实测U3⑥脚对地电阻约为210Ω,并且上电后U3也无明显温升,这基本排除了U3后级负载短路的可能性。检测R200、R201 .C200等元件,未发现异常。根据经验,正常工作时,DC-DC变换芯片的变换输出端反馈输入端的电压不可能为0V。 至此,怀疑U3损坏。

       为了确认U3是否损坏,笔者决定采用外加电压法进行判断,但在采用该方法前,需判断出该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按照这类芯片的特点,输出电压等于反馈电压与(1+R200/R201 )的乘积。由于不知该芯片的反馈电压,所以只得另想办法判断。查看线路走线,发现在U3的不远处有一只形似1117的低压差三端稳压器(具体型号看不清楚),其③脚(电压输入端)与贴片电容C202.C203非地端相通,其②脚(电压输出端)与测试点DVDD相通。在通常情况下,DVDD表示数字电路供电电压,其值多为3.3V。由此判断,此处的低压差三端稳压器应为3.3V稳压块。由于这类稳压块的最低压差为0.6V,因此其输入电压应不低于3.9V(3.3V+0.6V).综上所述,判断以U3为中心的DC DC电路输出电压为5V。

       断开L200,在C202、C203两端外加5V/2A电源试机,蓝屏及字符正常;连上电脑,图像正常(此时测得5V供电电流约为0.65A)。这说明故障原因确系U3损坏所致,并且说明原DC-DC电路输出的电压确为5V。由于笔者手头无同型号芯片可换,加之此处5V电压的输出电流也并不大,决定用输出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为5A的低压差三端稳压块1084-5.0来变通代换:先拆下U3,然后用导线将1084-5.0的③脚接C201的非地端,①脚接地,②脚接D200负端,如图5所示,最后将1084-5.0固定在散热片上,并在①、②脚间加装一只100uF/16V的电解电容,以增强滤波能力。

       按上述改动后长时间试机,图像正常,并且1084-5.0的温升也在正常范围内。这时测得逻辑电路的关键点电压如下:DVDD=3.3V,VGH=22.5V , VGH1=25.1V,VGL=-8.4V,AVDD=13.5V。事后查询资料得知,丝印号为"C5=xxx"的芯片的型号为RT8259GJ6 (采用TSOT-23-6封装)或RT8259GE(采用SOT-23-6封装)。这是一-款高效率降压转换器,内置1.4MHz振荡器、PWM控制器、MOSFET开关管等电路,具有逐周期限流和热关断保护等功能,输入电压为4.5V~24V,反馈电压为0.8V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0.8V~15V),最大输出电流为1.2A,转换效率高达92%。

       提示:RT8259系列芯片可用ACT4088、HM2259 MP2259 MP2359 MP28367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