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电复印机的发展史:
1938年10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卡尔逊利用涂硫的板作为感受光板,用石松子粉作为显影的图象装印到纸上,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张静电复印品。
1950年,美国哈洛伊德公司(现在的施乐)制成了第一台手工操作的商业静电复印设备。
1960年,美国施乐公司又推出了著名的XEROX 914型办公自动化复印机。
1968年,日本佳能公司开发了新的感光材料——硫化锌感光体,其静电潜像形成方法称为“新方法(NEW PROCESS)”简称为NP法(此方法为佳能公司专利)。
1984年,日本佳能(CANON)首次推出了数字式复印机。
2、静电复印机的复印方式:
A、 直接式复印方式(EF方式)——EF方式是通过对氧化锌纸进行曝光,将图象直接显影,固定在光敏氧化锌纸上,成为复印件的一种方式。
B、 电录像静电复印方式(EG方式)——EG方式是静电潜像转移成像的一种复印方式,是先在光导体膜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气体放电将静电潜像转移到非光敏绝缘膜上(静电记录纸),再经过显影、定影而成复印件。
C、 间接式普通纸静电复印方式(PPC方式)——PPC方式是先成像并显影在光导体上,然后转印到普通纸上的一种方法。
EF、EG复印方式因必须要用氧化锌和非光敏性涂层纸,因而带来了纸层厚、手感差、不能双面复印、成本贵等缺陷,而PPC用的是普通纸,这种普通纸可以是薄纸。普通厚纸,也可以是白纸或是有色纸,有的还可以是特殊厚纸、绘图用硫酸纸和聚纸薄膜。由于普通纸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材料,价格也低,所以代表了当前静电复印机生产的发展方向,是目前静电复印机所采用的一种复印方式
3、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模拟机和数码机
   静电复印机是依据静电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和某些特种材料的光导原理以及利用电子摄影的方法由原稿上摄取图象信息,通过一系列快速而简便的转换,传递获得和原始图象完全一致的副本。
夏普复印机采用的是卡尔逊法,成像过程如下:

充电     曝光     显影      转印/分离      定影

                消电/清洁
详细如下:
(1) 充电:在暗态下,高压发生器接通主充电结构,使之电晕放电产生电荷沉积在光导体表面,当光鼓旋转一周后,鼓表面均匀的带上一层负电荷。
(2) 曝光:曝光灯发出的光线射到原稿表面暗区时,光线被吸收,相应的鼓上电荷得到保留,而射到原稿表面白区时光线被反射,相应的鼓上电荷被消去,这样不同的曝光量在光导体表面产生高低起伏的电位,形成肉眼看不见得静电潜像。
(3) 显影:显影方法分:A、瀑布显影  B、双组份磁刷显影  C、单组份跳动显影   D、单组份导电色粉显影  E、湿法显影   色粉附着到转鼓表面的静电潜像上,使其变为可见图象,双组份磁刷显影系统通过与载体摩檫使色粉带正电。色粉被转鼓表面的负电荷吸引而附着到鼓表面。在暗淡的原稿入射区(低亮度)电势高(大量的负电荷),则吸引较多的粉,在明两的原稿放射区(高亮度)电位低(较少的负电荷),则吸引较少的粉,最后在鼓上形成可见图象。
显影偏压的作用:抵消残余电荷,防止底灰。
(4) 转印:由于转印电器的强负放电,因此,被充电的复印纸比光鼓表面具有更高的电势,使复印纸与色粉之间的结合力比鼓与色粉之间更强,从而吸引色粉到复印纸上。
(5) 分离(电分离、机械分离):分离电极丝对复印纸进行交流充电,以降低复印纸电势,使其达到与鼓表面电势相同,来降低两者之间的吸引力,通过自身的延伸力使之分离。如果不行就用机械分离来强制分离。
(6) 定影:复印纸通过上下辊使之加热加压,色粉被熔化后被牢固的附着在纸上。
(7) 清洁:、A、光鼓上的残余碳粉由清洁刮板来清除,清除下来的色粉由螺旋输送器送入废粉瓶里。B、通过消电灯的点亮,消除鼓上的残余电荷,为下一个周期作准备。
4、复印机的结构及规格:
1、 光学系统:
   注:强调光学系统不能用手直接推。
曝光灯、反光镜、温度保险、镜头、AE传感器、扫描电机、扫描架原位传感器(钢丝绳和冷却风扇)
2、 显影部:
显影辊、间隙轮、显影齿轮、搅拌轴、色粉浓度传感器、V形圈侧密封
3、 感光鼓部:
OPC鼓、主充、删边灯、消电灯、清刮、废粉瓶、鼓标传感器、图象浓度传感器
4、 定影部:
上辊、下辊、上下分离爪、定影齿轮、定影灯、热保险、热敏电阻
5、 给纸部:
A、 手动供纸装置:阻力轮、搓纸轮、进纸轮、电磁铁、机械离合器
B、 供纸盒供纸装置:阻力轮、搓纸轮、进纸轮、供纸离合器、输纸辊输纸离合器
6、 输纸部:阻力辊、阻力辊离合器、转印组件、出纸输纸辊、输纸辊、输送带、真空风扇
5复印机的分类:
○1 模拟机和复印机、复合机
○2 按速度:低速——中速——高速
○3 按复印方法分:卡尔逊法和NP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