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中的消磁电阻是一种PTC热敏电阻,用于对彩色显像管的消磁。PTC热敏电阻是以钛酸钡掺合稀土元素制成的半导体陶瓷元件,其阻值能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利用PTC热敏电阻作彩电消磁元件,具有节能、安全、方便、低成本的特点。  
    我们知道,地磁和外界各种杂散磁场对彩色显像管有磁化作用,彩管的荫罩、栅网、防爆环、外屏蔽罩和固定件极容易被磁化。磁化的结果将改变电子束轨迹,使电视图像的色纯不良,并引起会聚误差,有时甚至使屏幕上出现明显的色斑,彩色图像无法正常显示。  
    为了克服地磁场、周围杂散磁场,以及机内金属部件形成的磁场对彩管内电子束的影响,彩电都设有一套自动消磁电路。该电路在每次开机时,产生一个由强变弱的交变磁场,对显像管金属部件进行消磁。  
    彩电自动消磁的典型电路如图1。图中Rt是热敏电阻,L是消磁线圈。消磁线圈装在显像管屏蔽罩上,线圈的圈数和Rt的阻值决定于控制电路的形式。  
    消磁电路是这样工作的:接通电源的瞬间,由于Rt的阻值较低,流过电流很大,消磁线圈中便产生很强的交变磁场,其值达500~1000AT(奥斯特)。由消磁电阻PTC材料特性决定,在大电流通过Rt时,其表面温度升高,阻值开始变大,电流则随之急剧减小。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消磁线圈中的电流显著下降,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磁线圈中磁场也迅速下降到最低极限(0.3AT),从而实现了消磁。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过大消磁电流冲击消磁线圈而损坏消磁线圈,采用图2所示的电路。 
 
   图中的消磁线圈L由两组线圈串联而成,其中一部分安装在显像管屏蔽罩内部,另一部分安装于屏蔽罩外部。电阻R(270Ω)与消磁线圈并联起分流作用,并维持消磁电阻Rt上有一定电流通过,以维持必要的温度。这样能保证消磁电流在0.8mA以下,剩余磁场在0.3AT以下。 
    彩电中的消磁电阻有三种不同的外形结构,即圆柱形、圆片状、方柱状。按管脚形式可分为两端和三端式两种。三端消磁电阻内部封装有两只热敏电阻,一只接消磁线圈,供消磁用,另一端接地,起分压作用,用来降低开机瞬间冲击电流产生的不良影响,性能优于两端消磁电阻。 
    消磁电阻的常温阻值有12Ω、18Ω、20Ω、27Ω、40Ω五种,可供不同参数的消磁线圈配套使用。表1是彩电用消磁电阻的主要参数。 
    消磁电阻的常规检测方法是:用万用表测量消磁电阻常温下的阻值,如果阻值过大或过小,表明该消磁电阻内部开路或短路,一旦上机便失去消磁功能,短路时还会导致彩电无光无声。通常,常温下测得的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相差±2Ω以内为正常,若小于8Ω或大于50Ω,时,可视为性能不良。 
    在机检测消磁电阻时,必须拔下印制板上的消磁线圈插头,切断消磁线圈与消磁电阻之间的连线,并待电阻冷却后进行。测量时,用电烙铁烘烤消磁电阻,如果能看到阻值随加热而增大。说明电阻基本正常,可上机使用。 
    彩电消磁电阻引起的彩电故障有两种: 
    1.开机就烧保险 
    就消磁电路而言,常是消磁电阻短路所引起的。换同规格保险后,拔下消磁线圈插头,再开机试验,若不再烧保险,则表明消磁电阻可能损坏,可用同规格消磁电阻更换。对于三端消磁电阻,可用两只两端PTC代换,一些机型中也可用其中一只未损坏的PTC代换。 
    2.荧光屏上光栅出现色斑 
    荧光屏出现色斑,是消磁电路没有工作的明显特征。色斑多出现在靠近扬声器处或荧光屏四角。具体原因是:消磁电阻内部开路,消磁电阻变质,消磁线圈插件松动。 
    消磁电阻代换,以常温阻值相近为好。三端消磁电阻中阻值较小的与消磁线圈串联后接人220V电源上起消磁作用,阻值较大的一只并联在220V电源上起进一步加热,减小稳定电流值的辅助作用。三端消磁电阻损坏后,用同规格代换,应分清引脚,一一对应接入电路。如果用二端消磁电阻代换,需将两端消磁电阻器串入偏磁线圈电路中。用三端消磁电阻代替两端消磁电阻时,可只将阻值较小的电阻两脚代替原消磁电阻,另一脚悬空,也可将另一脚再接入220V电源,减小稳定电流值。 
    实践中,当消磁电阻与原阻值的差别在3~4Ω的,均可互换使用,不影响消磁功能。国产M172型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有12.18Ω、15.18Ω、18Ω、40.20Ω,几种,可通用于37cm~56cm彩电中。 
    表1彩电消磁PTC热敏电阻主要参数